食品檢測標準物質是一種已經確定了具有一個或多個足夠均勻的特性值的物質或材料,作為分析測量行業中的"量具",在校準測量儀器和裝置、評價測量分析方法、測量物質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質量控制等領域起著*的作用。
食品檢測標準物質的準確性、均勻性和穩定性是標準物質量值的特性和基本要求。
1、準確性通常標準物質證書中會同時給出標準物質的標準值和計量的不確定度,不確定度的來源包括稱量、儀器、均勻性、穩定性、不同實驗室之間以及不同方法所產生的不確定度均需計算在內。
2、均勻性均勻性是物質的某些特性具有相同組分或相同結構的狀態。計量方法的準確度即標準偏差可以用來衡量標準物質的均勻性,準確度受取樣量的影響,標準物質的均勻性是對給定的取樣量而言的,均勻性檢驗的小取樣量一般都會在標準物質證書中給出。
3、穩定性穩定性是指標準物質在環境條件和時間內,其特性值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的能力。
食品行業中的護色劑主要包括亞硝酸鹽、硝酸鹽之類的添加劑,不良商販將護色劑添加到火腿、臘肉、香腸等食品中,以便提高肉制品的外觀色澤度,從而賺取利潤。
當前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11中規定了亞硝酸鹽與硝酸鹽類的新檢測標準,通過采取相關檢測方法對護色劑的殘留量及使用范圍進行檢測,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安全衛生質量要求。對于亞硝酸鹽與硝酸鹽類的護色劑。
我國主要采用離子色譜法進行檢測,另外還可以通過分光光度法、示波極譜法、毛細管電泳法、液相色譜法等檢測技術進行該護色劑的殘留量檢測,可以有效監控食品中的添加劑種類與含量,保障消費者的切身利益。